服役長達28年並培育出23面全(區)中運金牌的新北高工鏈球場,在今天舉行功成身退暨拆剪護網紀念儀式,包括前女子全國紀錄保持人王淑娟、史上首位區中運高女組金牌得主葛姍姍皆回到母校參與活動,並分享與教練趙一檜和這座金牌鏈球場的精彩故事。
機車借款
過去是徑賽選手的趙一檜,在30年前來到海山高工(新北高工前身)任教後,決定將田徑隊轉型為專攻當時在北部學校並不盛行的鏈球運動,並且親自向學弟「鏈球大王」侯堂聖討教鏈球訓練技巧,並且在未來20多年打造了新北高工於高中鏈球界的金字招牌。
高雄花店
新北高工鏈球場從民國82年服役至今,共經過三代演進,培養出的選手共計在全(區)中運拿下23面金牌、18面銀牌、18面銅牌,不過該場地在常年使用下,護網上已經充滿了前人不斷修補的痕跡,最長距離65公尺也已無法負荷現今選手的競技水平,校方決定在今年讓鏈球場功成身退,並於今天舉辦拆剪護網儀式,未來將由第四代鏈球場承接其輝煌歷史與精神。

今天的儀式前,趙一檜也特別舉辦了校友傳承賽,有超過60位歷屆校友返校、30人報名參賽,重溫過去在這個場地的美好時光,其中拿下區中運史上首面高女組金牌的葛姍姍也下場小試身手,她說:「這個場地的一點一滴都是回憶,像是老師會用草地的高低來當作標線,層層交疊的護網上,也都是教練和每屆學生親自縫補的痕跡,真的有點不捨。」

前女子全國紀錄保持人,目前在安和國小任教的王淑娟,也是海山高工鏈球隊首屆女子選手,她透露過去一代鏈球場在沒有照明設備的情況下,常常為了找一顆球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甚至到隔天早上才找到。

新北高工鏈球場最長距離僅65公尺,兩側則為60公尺,過去在沒有護網的情況下,鏈球一不小心就會丟出場外,甚至是掉到校外的小溪中,不過在鍾聖哲、曾皓展等人陸續丟出「越過圍牆」的成績後,校方也才加裝護網,確保安滑鼠墊全。

95年全中運金牌、斗南高中教練鍾聖哲說:「那時候大家都說,只要能丟出護網外就能在全中運奪金,記得我高三時就曾把球丟到護網外,當年也就真的拿金牌了。」

鍾聖哲指出,當時海山高工幾乎就是鏈球金牌的代名詞,他也是為此從雲林北上唸汽車玻璃書,「那時候就知道,只要來到海山高工好好練習,遲早有一天可以拿金牌,不過也因為怕砸了學校招牌,每次比賽都有必須要奪金的壓力。」

鍾聖哲去年帶領斗南高中沈又豪在屏東全中運以四破大會紀錄的表現摘金,而原紀錄保持人也是來自海山高工的程子齊,賽後頒獎時,鍾聖哲就將上台頒獎的榮耀歸給「師公」趙一檜,「現在出外比賽幾乎都能碰到海工體系出來的學長姐或學弟妹,大家都很感謝趙老師指導,並將他的理念繼續發揚光大。」

而目前仍是現役選手且曾在2017年寫下全國歷年男子第三傑佳績的曾皓展,今天也在傳承賽中頻頻將鏈球擲中最外圍的護網,他透露國中時期自己的專項是鉛球,不過在趙一檜的發掘下來到海山高工練習鏈球,並展開至今長達近20年的鏈球生涯。

曾皓展指出,因為趙一檜的賞識第一次接觸鏈球,也因為這座鏈球場讓他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因此,今天是抱持著感恩的心情回到母校,「回到這邊就會想到過去跟同學、學長姐在旁邊排隊等著投擲的畫面,真的是滿滿的回憶,滿滿的不捨。」


趙一檜(左2)與鍾聖哲(左1)等校友合照。記者劉肇育/攝影

新北高工鏈球場在今天舉行拆剪護網紀念儀式。記者劉肇育/攝影

趙一檜(右)與首位區中運高女金牌葛姍冰淇淋機姍(左)。記者劉肇育/攝影

鏈球隊歷屆校友帶著趙一檜的徒子徒孫返校參與紀念活動。記者劉肇育/攝影
全中運田徑六都10年來挹注教育和社福預算,教育仍面臨城鄉差距...
arrow
arrow

    業務新訊大集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